歡迎訪問我院官網!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學院動态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化生快訊 > 學院動态 > 正文

喜報:學校捧得全國“挑戰杯”競賽“優勝杯”,再次跻身全國挑戰杯發起高校行列

時間:2023-11-04   來源:    閱讀:


★科創築夢 挑戰未來★

喜報:學校捧得

全國“挑戰杯”競賽優勝杯”

再次跻身全國挑戰杯

發起行列



  青春逢盛世,科創興強國。10月27日至31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貴州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貴州大學舉辦。我校黨委副書記李東玲帶隊,校團委、科學研究處負責人,入圍國賽團隊及相關團幹部一行12人赴黔參加全國總決賽。經過5天艱苦鏖戰,我校師生不畏強手、沉着應戰,頂住壓力、賽出水平,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鄒豪豪指導、苑嗣俊等同學參與及伟德w88平台教師尚壘指導、劉浩等同學參與的作品突出重圍,榮膺全國一、二等獎,為學校争得榮譽。最終,學校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以全省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第三次捧得全國“優勝杯”,再次跻身全國“挑戰杯”競賽發起高校行列。



我校師生在國賽頒獎典禮現場



寶劍鋒從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學校自2022年11月開始籌備本屆“挑戰杯”競賽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精心謀劃,高位推動。在科學研究處、教務處、學生工作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校團委全面統籌,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具體組織實施,“挑戰杯”校級競賽共吸引了2749名學生和240名指導教師參賽,各學院報送363件作品,作品涵蓋我校全部學科。2023年6月,學校在吉林省“挑戰杯”競賽中榮獲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其中,6件作品成功挺進國賽終審賽。

  在貴州大學總決賽期間,黨委副書記李東玲赴黔全程督戰指揮,科學研究處負責同志對參賽團隊進行深入指導,貴州校友來到現場看望參賽師生,并給予競賽全程支持。團幹部堅守在路演一線,從展位設計到表達技巧,再到服務保障,争分奪秒優化展示方案。兩支參賽團隊廢寝忘食,積極備戰,模拟答辯,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工大青年“自強不息、志在一流”精神風貌!

圖片

  參賽團隊賽前合照



校黨委副書記李東玲現場指導參賽學生





主體賽獲獎作品名單



圖片




砥砺初心擔使命  四載奮鬥建新功




  2009年、2019年,學校兩度捧得全國“優勝杯”,奠定了學校作為吉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領頭雁”的地位。時隔四年——2023年,學校共青團搶抓機遇,踔厲奮發。在近12個月的備戰過程中,校團委積極彙聚校内外各方力量,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先後組織召開專項會議5次、主題沙龍2場、專家指導會3場,相關指導教師參與團中央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組織申報工作培訓班學習。各學院黨委高度重視,積極組織行業領域專家、學科知名學者參與作品培育,為項目團隊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支持。2023年10月9日,成功組織承辦吉林省2023年“挑戰杯”國賽訓練營,為備戰全國總決賽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省“挑戰杯”國賽訓練營在我校開營




科創築夢揚帆起  挑戰未來正當時



  學校共青團将進一步在科創作品培育中發揮團組織優勢,圍繞助力人才強國建設,紮實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培養工作,搭建廣闊平台,以賽促學,以賽促研,借助賽事平台,加強青年師生學習交流,助力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以“挑戰杯”“金點子”等品牌活動為牽引,通過創新組織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車、揭榜挂帥架設産學研轉化橋梁,鼓勵青年學生争當青創先鋒,踴躍投身科技自立自強和創新創業浪潮。引領廣大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大征程中攻堅克難、創先争優,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賦予青春動能!

  據悉,本屆競賽主體賽共有1745件作品推報國賽,經過初賽有344所内地高校的690件作品,9所港澳地區高校的23件作品入圍終審。第19屆全國“挑戰杯”競賽将由南京大學承辦。

我校與黔西市西部計劃志願者座談現場

  在競賽封閉評審期間,學校領導帶隊前往黔西市,看望學校選派的西部計劃志願者、我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屆畢業生李威,并與共青團黔西市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服務地對廣辦負責人進行深入座談。學校領導一行走訪了李威的工作環境,仔細了解了李威的生活情況,鼓勵李威要發揚工大青年不怕苦,肯奮鬥的優良傳統,努力工作,在未來的人生路上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做貢獻,讓青春在奮鬥和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爛的色彩!同時感謝共青團黔西市委和對廣辦對我校大學生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本次座談會,學校還與共青團黔西市委簽訂了實踐育人框架協議。未來,将以志願者交流和支教等内容為延伸,以校地聯合育人為目标,開啟雙方深度交流的大幕。随後,學校參賽團隊師生一行赴遵義會議會址開展紅色教育學習。




獲得作品及團隊簡介


主賽道一等獎

《新型高強耐磨銅基摩擦材料界面構型、開發及應用》

所在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指導教師

鄒豪豪、冉旭、張曉君

團隊成員

苑嗣俊、汪钲淳、張策、陳帥成、趙爾隼、張晶軒、陳思凱、宋雨澤

作品簡介

  一定高且穩定的摩擦系數、良好的耐磨性和足夠的機械強度是高速列車、航空航天、風力發電等重大工程領域制動裝置用摩擦材料必須要滿足的性能要求。然而,一直以來,三種使用性能之間無法兼顧的倒置矛盾關系始終困擾着我國學術界和産業界。作為集各個增強相優勢于一體的銅基摩擦材料恰恰迎合了這一需求。

  團隊圍繞決定和制約銅基摩擦材料關鍵性能的最本質科學問題一界面結合,開展界面結構與摩擦材料減摩-耐磨性能本征關系等方面的研究。

  作品提供的鱗片石墨-銅機械互鎖結構和蠕蟲狀石墨烯銅結構兩項技術,目前已成功應用于高鐵刹車片之中,并大大提高了國産刹車片的耐磨性和摩擦穩定性。

  此外,相關技術還能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風力發電設備等重大工程領域制動裝置。


主賽道二等獎

《CFRP的“結構功能一體化”阻燃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

開發應用》


所在學院

伟德w88平台

指導教師

尚壘、張鵬、侯天放

團隊成員

劉浩、李世義、方子丹、翟原原、李凱璇、劉晨、隋文博、郭淳琪

作品簡介

  碳纖維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具有質輕高強、耐高溫、耐腐蝕、導電導熱等衆多特性,纖維狀的碳纖維材料不能直接用于儲氫壓力容器及航空航天等領域中,需要基體材料作為“铠甲”複合後來發揮碳纖維的能力,環氧樹脂由于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耐腐蝕性,力學性能等優點,常被用作基體材料。但隻可惜這類“铠甲”遇火極易燃燒,導緻力學荷載失效,帶來應用安全隐患。

  團隊在國内市場首次提出CFRP“空間一體化”阻燃概念,目前,樹脂産品在吉林國興複合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中試,團隊正在聯合長春緻遠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國産儲氫瓶産業化關鍵技術攻關,團隊的相關技術正在助力建設年産萬套級儲氫瓶生産線。

  團隊目前已形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以學生為第一作者發表相關SCI論文4篇;申請相關專利8項;申請吉林省地方标準2項。


圖片

圖片圖片圖片


- end -

供   稿

校團委

編   輯

畢淯嬌 校團委融媒體運營中心圖文二組

編 導

畢淯嬌 校團委融媒體運營中心圖文二組

指導教師

毛燕龍

審 校

範婷婷

審 核

邵 捷

策 劃

校團委融媒體運營中心

監 制

團委宣傳部

校團委融媒體運營中心

投稿郵箱 tw@ccu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