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我院官網!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學院資訊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資訊中心 > 學院資訊 > 正文

我院鄭敏教授喜獲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

時間:2023-06-02   來源:    閱讀:

我院鄭敏教授喜獲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

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德鳳2023年5月29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第四屆吉林省青年科學家年會主場活動在延邊大學舉辦。吉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林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副州長文金哲,延邊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分别緻辭。吉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韓宇鴻主持年會開幕式。在開幕式上,吉林省委組織部、人社廳、财政廳和省科協聯合頒發了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我校鄭敏教授名列其中。

圖1. 鄭敏教授榮獲吉林省青年科技獎

鄭敏教授緻力于新型生物醫學納米材料的研發及應用,系統地開展了其結構、性能、生物功能及作用機制研究,為腫瘤的精準診斷和高效治療提供新策略、新思路。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已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32.086)、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9.924)、ACS Nano(影響因子18.027)、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響因子16.744)、Biomaterials(影響因子15.304)和Small(影響因子15.153)等發表SCI論文70餘篇,篇均影響因子9.2,9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總引用7100餘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和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項。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吉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和吉林省青年科技獎1項。先後榮獲吉林省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吉林省創新創業人才,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和長春市“最美家庭”等稱号。現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評審專家、吉林省科技廳和長春市科技局項目評審專家、吉林省化學會和吉林省檢測技術學會理事。

鄭敏教授團隊近期代表性研究成果簡單介紹如下:

  1. 碳點基納米疫苗用于腫瘤免疫治療

    通過碳點與腫瘤抗原(B16F10-Ag和CT26-Ag)的結合構建了新型納米疫苗(GMal+B16F10-Ag和GMal+CT26-Ag)。這些納米疫苗可以被樹突狀細胞有效吸收,促進樹突狀細胞成熟,并将抗原交叉呈遞給T細胞,特異性靶向B16F10黑色素瘤或CT26結腸癌,并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這項工作證明碳點可作為抗原遞送的多功能載體以實現最佳免疫治療的效果。該研究成果以“Carbon Dots and Tumor Antigen Conjugates as Nanovaccines for Elevated Cancer Immunotherapy”為題發表在Small(影響因子 15.153)上。文章鍊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6683.

圖2. 癌症免疫治療納米疫苗用于黑色素瘤和結腸癌治療

鄭敏教授團對以手性碳點作為載體和佐劑,并以卵清蛋白作為抗原模型來制備手性納米疫苗(L/D-OVA),L/D-OVA具有強烈的熒光、良好的水溶性和穩定性、良好的細胞穿透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體外實驗表明D-OVA表現出與脂多糖(LPS)相當的刺激骨髓源性樹突狀細胞成熟的能力。體内抗腫瘤免疫治療表明,L/D-OVA(尤其是D-OVA)使細胞毒性CD8+T細胞滲入腫瘤組織,并顯著抑制B16-OVA黑色素瘤的生長。該研究成果以“Unprecedented Chiral Nanovaccines for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ancer Immunotherapy”為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影響因子 10.383)上。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11596.

3. 手性納米疫苗用于黑色素瘤治療

2.磷光碳點用于近紅外長餘輝成像和光動力治療

熒光探針成像引導的光動力治療具有定位精确、無創的特點。然而,大多數用于光動力治療的光敏劑都具有較弱的熒光,并且通常受到組織自發熒光的幹擾。磷光成像可以有效地解決熒光成像問題。鄭敏教授團隊設計合成了具有光動力活性的近紅外磷光碳點。該碳點可發出壽命超過2 小時的近紅外磷光,具有較大的組織穿透性(10 mm)和高信噪比(98.4)持續發光成像。此外,碳點可産生大量的活性氧,以實現近紅外餘輝成像引導的PDT,有效抑制腫瘤生長。該研究成果以“Carbon dots for long-term near-infrared afterglow imaging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響因子 16.744)上。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3384.

 圖4. 碳點用于近紅外長餘輝成像和光動力治療

3.碳點基抗菌材料

細菌感染不僅威脅人類的健康,開發高效抗菌藥物以徹底殺菌并促進傷口愈合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鑒于此,鄭敏教授團隊通過碳點與聚賴氨酸反應成功地構建了一種新型可注射、自愈合水凝膠(CD-Plys)。CD-Plys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優異的促傷口愈合能力。該研究成果以“Injectable self-healing hydrogel fabricated from antibacterial carbon dots and ɛ-polylysine for promoting bacteria-infected wound healing”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影響因子 9.429)上。文章鍊接:https://jnanobiotechn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51-022-01572-w

 

5 aCDs的制備及其對E. coliS. aureus的抗菌活性的示意圖;bCD-Plys水凝膠的合成及其對E. coliS. aureus的殺傷作用;cCD-Plys水凝膠用作傷口敷料以防止細菌感染并促進傷口愈合。

 

 4.仿生納米藥物

受自然啟發設計納米載體是提高化療藥物療效和生物利用度,同時降低毒性的捷徑。鄭敏教授團隊采用不同鍊長的脂肪酸對強疏水性抗癌藥物喜樹堿進行修飾,分别合成了CPT4C、CPT9C和CPT18C。CPT4C、CPT9C和CPT18C可與人血清白蛋白結合制備CPT4C-HSA、CPT9C-HSA和CPT18C-HSA納米制劑。由于白蛋白介導的遞送,使得細胞對藥物的攝取顯著增強,CPT18C-HSA具有最高的癌細胞殺傷能力。而且,CPT18C-HSA的抗腫瘤效果最為顯著,生理毒性明顯降低,大劑量使用無明顯副作用。這種白蛋白介導的運輸方式可以有效地遞送疏水和/或生理不穩定的藥物。該研究成果以“Biomimetic nanoprodrugs from fatty acid modified camptothecin and albumin for enhanced pharmacotherapy”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影響因子 9.965)上。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2.10.003.

圖6. 仿生納米藥物用于腫瘤治療

(供稿單位:伟德w88平台 審核人:王哲 朱興國)

 

Baidu
sogou